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甚麼是美, 甚麼是藝術?




和一位朋友談美和藝術。 他是很好的寫實藝術家。 但是無法接受近代藝術。 我們談到現代藝術是不是隨波逐流, 人云亦云? 美學是哲學領域的一環。 我並沒有這方面的任何知識。 只不過說說個人的想法而已。

11月初, 在紐約的 Asian House看到展覽的阿拉伯文字書法。 除了牆壁上掛的歷代名書法家的作品外, 還用錄影帶解說這些作品怎樣好。 有一位阿拉伯裔的紳士正和他的美裔女友努力的炫耀, 他年青時怎樣用功學書法。 我雖然領會了一些, 但是如果把一個普普通通的作品和一幅偉大的作品放在一起, 保證我一定分不出來。 同樣的,我們為甚麼能欣賞中國書法呢? 甚麼筆法蒼勁, 墨色圓融, 趙體,柳體,行書、草書, 分門别類,細細品嘗。 常常草書看不懂文字, 仍然可以欣賞它書法的美。 我有一位老師是美國很著名的科學家, 雖然十幾歲就來美國, 卻寫得一手極好的毛筆字。 他說實在看不懂抽象畫。 我說:書法本身撇開文字的含意,就是抽象畫! 筆法就是抽象畫中的Line Quality. 整張的配置就是構圖。 文字的意義已經是次要的了。 抽象畫只是把以前繪畫史上的美,抽繭剝絲,總結成: 線條,顏色,構圖,畫面質地,等等的美。 (Qualities of Line, Color, Composition, and Surface.) 不必借形象來引動我們的美感。 好像我們看草書,不必知道文字的內容, 也可以欣賞書法的好壞。 這就打開另外的一個問題, 美感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後天培養的? 答案正如同我們所有文化面,應該是兩個都有吧。 音樂的開始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節奏感,接着用簡單的集體叫嚎來祈求冥冥的上蒼,慢慢的演變成今日多樣的音樂領域。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入門, 就無法欣賞古典音樂的精髓。 同樣的, 沒有入門就無法體會一些流行的大眾音樂。 文化的接受需要洗腦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了。

文化的進步, 都要歸功於一些打破框框的前鋒。 沒有逃老套課的愛因斯坦, 就沒有相對論。 Stravinsky的Rite of Spring 初演幾乎造成聽眾的暴動。 印象派的畫家們無法被正規的畫展接受。 但是他們對文化向前推進的貢献是無可否認的。 藝術工作者, 身負文化推進的責任, 絕對不能固步自封, 應該以創新為使命, 努力暸解學習,擁抱現代,放眼未來。 至于對否讓時間和歷史作最後的評判。 我想迎合大眾品味才是隨波逐流, 人云亦云吧。 如果藝術家都這樣,這世界就很乏味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