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5, 2009
林志教授談“五刑”
幾年前在西雅圖的Frye Museum看到華盛頓大學林志教授所畫的5張巨幅作品(大概有8尺高吧), 題名“五刑”。 也聽了他的演講。 這五張是由天安門事件引起的, 他控訴人性的殘忍。 這個網站:http://www.percontra.net/3zhilin.htm 中他詳細的談他的心歷過程, 也談到他畫中用心經營一些象徵的內涵。(譬如說用西藏Thanka畫的裱裝來進一步的突顯殘忍和慈悲的對比) 總共4頁(請點網頁右上的頁數),相當長的訪問。 請耐心讀完。 定有所得。 同時網站裏也贴了他為了畫眾多的人物所作的素描研習。 他的寫實技巧没話說。 但是他用這些技巧來表現畫的內涵, 而不是以技巧為目的。
上圖是“餓斃”一圖。 希望有藝術館同時收購這五幅畫。 不要散掉了。
Saturday, March 14, 2009
Thursday, March 12, 2009
群龍無首
终於把600多頁的de Kooning傳紀看完。 20世紀前半,一些窮畫家都住在曼哈頓下城(Downtown)第十街附近。 白天大家努力畫圖。 晚上都聚集在一家叫Cedar的酒吧喝咖啡, 有錢時候就喝酒。 整夜在一起談論美術、繪畫。 當時受歐洲立體派和超現實派影響的畫家, 包括因為逃離戰場的歐州畫家, 都在有錢的上城Uptown. 尤其是Peggy Guggenheim, 以她財力的豐厚,主宰美術市場。 這些窮畫家倒是不服氣。 一心要打破歐洲的框框。 de Kooning, Gorky, Kline 這些人, 努力研究過去美術史上的成就, 力圖超越立體派和超現實主義。 Franz Kline 原來是畫具象畫的, 和這批人討論一些時間就改畫抽象畫。 终於在1950年代獲得了藝壇注目, 將這批畫家取名“抽象表現派”。 一旦有了“派别”, 就成了另一個革命的目標, 1960年代, Andy Warhol領頭的“普普”Pop Art又來了一個新的潮派。
自從Pop以後, 好像繪畫進入百花齊放的時期。 沒有一個顯著的、新的美學觀Aesthetic Concept. 有一陣子“新寫實”熱了一下, 好像不成氣候。 又有從畫材和材料的運用著手。 但是美學觀上似乎没有新的“流派”。 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走出繪畫和雕刻的領域。 最近的“中國熱”, 也只在“畫題”上打轉。 繪畫的路走盡了嗎? 這個没有派别, 没有領袖的藝術民主時代是不是反映了當今没有强人的民主社會? 没有了對藝術執著、”天才形“的“先知”, 也許也反映了市場機制Market Driven的美術新秩序。 但是好像缺了甚麼。 Something Missing.
(上圖是紐約畫家Yuqi Wang的畫。 他將來西雅圖教兩星期的肖像畫.)
El Greco - 西班牙的特立獨行古典畫家
西班牙的古典畫家一般都喜歡Velazquez, Goya, Zubaran,...他們的藝術對法國印象派的影響很大。 16世紀的El Greco 卻是一枝孤鳥, 無法歸類。 他出生在希臘的克利特島,學畫達到“大師级”Master. 然在羅馬開畫室。 最後卻定居在西班牙首都Toledo。 他最好的畫都是在西班牙畫的, 所以把他歸到西班牙畫家裏。 大家都不用他原來的希臘名子, 只叫他“希臘人”El Greco.
在第一和第二張圖, 可以看出他畫風的特點。 構圖上以動態為主。 造成由下往上的提升感。 色塊形狀大小對比織造韻律感。 他不被實物外在形狀的限制, 追求陳訴內心。 所以,他刻意把人體誇大地伸長來表現他內心的感覺。 這些都是20世紀畫派才開始追求的。 而他早了400年!! 如果你把第三張和第四張法國印象派Cezanne的畫比較, 你覺得怎樣?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