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4, 2009

有勇氣地把3年心血畫作送到垃圾堆-David Park







剛剛從圖書館借來Caroline Jones 的 "Bay Area Figurative Art 1950-1965"。
在1950年代,舊金山的一些畫家, 包括 Clyfford Still, David Park, Richard Diebenkorn, Elmer Bischoff, 都跟着紐約的抽象表現派畫抽象畫。 加州的画家們用色鲜明,筆劃感性,引起Oakland美術館發起一個討論會:有别於紐約畫派,是否有“加州畫派”? David Park 是當時非常活躍的抽象畫家。 但是他認為好的畫作,要有“困擾感” (troublesome). 他總覺得抽象畫容易流入裝飾性, 缺乏人體畫的“蜇刺”感(sting)。 這點和Francis Bacon的看法相近。 有一天, 他把三年來苦心創作的抽象畫一股腦兒, 全送到Berkeley的垃圾場, 丟了! 第二圖是他僅存的幾張抽象畫之一。 以後, 他將他從抽象表現得到的繪畫詞彚用到人像畫上。 他又影響了Diebenkorn, Bischoff, 以及Joan Brown, Nathan Oliveria, Bruce McGraw,等第二代的灣區畫家, 形成了後人取名“灣區人體畫派”。

忠於藝術, 勇於蛻變, David Park 是智者, 也是勇者。

No comments: